当前位置:>jrs低调看直播>即时>正文

“蓝鲸”发明者终入狱 但游戏未灭绝

2017-05-15 14:40:07 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 点击:

分享到:

蓝鲸发明者终入狱。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,挑战自己的极限,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……“蓝鲸”死亡游戏开始在中国社交网络中出现。昨天是互联网社会责任日,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第四次会议就抵制“蓝鲸”游戏,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探讨,全力拦截这条死亡的“蓝鲸”。

“蓝鲸”死亡游戏是最近比较热的话题,是来自俄罗斯的死亡游戏。该游戏是通过社交群,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,诱导叛逆、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,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,挑战自己的极限,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。所以死亡游戏不是一款游戏,是一个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,甚至危害他们生命的违法犯罪行为。“蓝鲸”死亡游戏的发起人已经被捕,可游戏没有灭绝,还在各国蔓延,在英国、阿根廷都有青少年自杀,多个国家已对家长发出相关的警告。该游戏最近开始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中出现。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,腾讯的安全团队在5月6日的时候以“蓝鲸”游戏以及相关的关键词对QQ群进行了彻底排查,对有12个疑似相关的QQ群进行了处理。目前,典型的关键词包括“蓝鲸”游戏、“蓝鲸”死亡游戏、“蓝鲸”挑战、“4点20叫醒我”等。百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百度贴吧对“蓝鲸”游戏吧进行了关闭,关键词进行了全网清理,为了防止此类自杀的再度出现,积极地搜集相关自杀、血腥型信息的线索,将相关线索上报给相关部门。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,微博站方已经解散相关话题,避免该类内容在微博聚集讨论,添加屏蔽词,防止该类内容通过搜索传播,目前已经清理涉“蓝鲸”游戏相关内容1300余条。

本市文化行政执法总队网络执法队干部石铁说,“蓝鲸”游戏本质上不是传统的网络游戏,是通过建立社交,引诱、教唆青少年犯罪。下一步将按照文化部相关部署做好查删工作;并严禁属地游戏公司炒作、打擦边球,开发命名此类游戏;督促相关平台扩大关键词的屏蔽范围。同时,严禁网络动漫企业传播类似不良文化信息,严禁提供“蓝鲸”游戏网络直播。

版权及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“洞察商机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洞察商机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洞察商机”。违反上述声明 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洞察商机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网站许可证号: 冀ICP备16022598号-1    |    Copyright 洞察商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