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>社会关注>万象>正文

为女儿能在北京上大学 向冒牌“教育厅副处长”送礼50万(2)

2012-09-19 18:06:41 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娱乐 点击:

分享到:

  警方揭示8种高考招生骗术:

  骗术1:谎称与高校领导或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。一些不法分子自称是某某高校或招办领导的亲戚、朋友,称有办法让“二本”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,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,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,以此实施诈骗。

  骗术2:谎称“内部指标”诱骗。一些不法分子伪造文件、私刻印章,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,假冒高校招生人员,谎称手中掌握高校“内部指标”、“机动计划”、定向招生计划等,让家长先付定金,后择机逃之夭夭。

  骗术3:假冒高校招生办人员。一些不法分子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,往返于各高校之间,自称是高校招生办人员,蒙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,并许愿只要交了多少多少钱,肯定可以录取等。

  骗术4:以军校地方招生名义诈骗。一些不法分子编造有军队院校地方招生指标,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,骗取考生家长钱财。

  骗术5:以定向招生、自主招生之名诈骗。一些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许愿能降分录取,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学生家长,骗取定向招生、自主招生费。

  骗术6:混淆文凭教育形式。一些不法分子有意混淆网络教育、成人教育、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,蒙骗考生。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、专科,而是自学考试班、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。

  骗术7:以租高校招生点、办事处名义诈骗。一些不法分子有目的地在市区租房,设高校临时招生点、办事处,打着高校的旗号进行招生诈骗。考生报考此类高校,交纳了部分现金后,不法分子便携款逃跑。

  骗术8:打着本科“补录”旗号行骗。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,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。实际教育部规定,常规录取结束后,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或换录。

编辑:赵殿川 实习编辑:许冬晖

版权及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“洞察商机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洞察商机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洞察商机”。违反上述声明 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洞察商机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网站许可证号: 冀ICP备16022598号-1    |    Copyright 洞察商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